为认真落实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《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》精神,使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、劳动最崇高、劳动最伟大、劳动最美丽观念,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,锻炼和提升同学们的劳动基本技能,2021年4月12日—4月17日,贵州开放大学(贵州职业技术学院)“重走红迹寻初心”研习班走进遵义市新隆村,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。本次劳动教育实践课共设有草莓、秧苗基地参观、帮厨、农业相关知识学习等环节。




劳动越苦,收获越甜。刚进入新隆村,同学们在听完分组和相关纪律要求后,迅速加入到想体验环节队伍,第一时间拿上劳动工具、带上菜苗,跟着农业生产指导老师前往田间地头,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和方法,进行捕鱼技巧、糍粑制作、辣椒苗/茄子苗种植、晚餐准备实践。劳动场上,充斥着各种询问的声音,“是不是一头一尾的抓又快又好?”、“菜苗放进去是不是得按压一下泥土?”、“需要怎么配合用力才能把糍粑制作好?”、“火龙果是长在枝上还是叶上?”、“秧苗还需要几道功夫才能结出稻谷?”……

两个小时后,同学们的额头满是汗珠、裤腿满是泥、鞋子也不再白净,但当看到一排排菜苗有序地长在土里、一个个土豆变成了土豆丝、能够敏捷地捕捉池塘里的鱼、把糯米饭加工成糍粑、同学们的辛苦瞬间被幸福的满足感所取代。


此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,同学们清晰地知晓了秧苗、草莓等农作物的生长、培育周期,清楚地了解了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密切关系,切身地体会到“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”。在“出力流汗”、“弯腰、卷裤腿”的“体力活”中,享受着劳动带来的快乐,掌握了劳动的基本技能和知识。在劳动实践中锻炼了身体,锻造了意志,同时热爱劳动、尊重劳动的认知也得到了升华。

我校自2019年起,就规范性开展劳动教育,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,设立劳动教研室,组织开展劳动周课程教学。依托学校实训基地,设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,定期邀请校内外教师开展心肺复苏、叠被子、插花等劳动技能培训。结合重要节假日开展劳动劳动之星评比和劳模、劳动精神的宣传教育。我校将以此次劳动教育实践为契机,不断拓宽劳动教育实践的宽度和广度,让劳动教育往深里走、往实里走,积极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作用,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。